市场化机制添活力 国企改革打造科技创新“特区”

2021-08-19 11:03:36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2021年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之年,截至6月底,各地、各中央企业改革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如何继续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在年底前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是改革主体需要做好的“年度考题”。8月17日起,人民网特别推出“关注国企改革”系列报道,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实质性突破,改革步入深水区面临的阶段性难题,和突围攻坚的创新性举措。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在“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这一冲锋号的带动下,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科技创新,成为了占据核心要塞的一步棋。

市场化激励机制先行——

强化人才引领,瞄准关键技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破垄断、填补空白,以改革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有资本的天然使命所在。

2021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均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为何能有如此成绩?答案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专注。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介绍,中国电科发挥央企力量,在关键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等领域填补空白,体系化布局网信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突破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制造装备等领域一系列制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技术。

亮眼成绩的取得,不仅来源于对自主创新使命的坚守,也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变革。据了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国电科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开展岗位分红、项目分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员工跟投等实践,探索建立研究院所与产业公司之间协同发展和利益反哺机制,进一步畅通了从“科研成果”到“生产力”转化的大动脉。

特别是在人才激励方面,中国电科不乏“大手笔”。优化分配结构,对高层次人才和关键核心人才工资总额实行全额单列,国家科技奖获奖单位工资总额奖励最高可达2亿元,部分“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实施工资总额备案制。

从公司层面到个人层面的全方位激励,犹如撒下了一把催化剂,助力创新之火熊熊燃烧。

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在南方电网昆柳龙直流工程成功投运,成为国企改革赋能创新的又一例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外方。现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实现了关键设备器件自主可控。”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副总经理郝志杰介绍。

通过改革攻坚加快科技自立步伐,是中央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的责任担当。郝志杰表示,过去一些“不敢想”的激励措施,给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科技体制改革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根据协议制薪酬,我要完成成果转化、产品研发等量化考核指标,薪酬中绩效部分占比达80%,干得越好,工资越高。”南网数研院人工智能专家梁凌宇说。

据了解,南网数研院是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协议薪酬等市场化手段大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梁凌宇被引进两年来,带领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完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多项科研攻关。

“我们将锚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南方电网公司创新部总经理林志波说。“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在大容量储能、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石油为激发企业活力,公司设立了首席科学家,薪酬待遇比照公司总经理标准执行;中国一汽以创新水平定绩效和奖励,对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爆款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效果明显的给予高绩效和专项奖励;中国一重推动薪酬分配向高科技研发等五类岗位人员倾斜,并对“大国英才”“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实行年度津贴……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在制度优化、人才激励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战略性投资重组——

优化整合资源,凝聚创新实力

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自始至终都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以中国电科为例,强化在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布点”“成线”“控面”,推进项目、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累计投入127亿元,谋划推动40项重大任务落地实施,形成“上下贯通、逻辑一体”业务体系,有效提升集团整体业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日,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的全资子公司。据了解,此次重组旨在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与通信工业制造体系有效融合,实现产研结合,放大重组效能,促进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体系化能力贯通,有力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

国企改革一直在路上。不仅央企在探索优化重组,地方也在试水整合共赢。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相继迸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玉柴国六发动机、柳工欧维姆预应力技术等一批高、精、尖“广西制造”“广西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改革,先后组建了一批自治区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和产业集团,大力支持建筑施工、钢铁、铝、电力、工程机械、汽车等传统优势企业改革,通过加快战略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整合内外部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产业集中度。改革重组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了经济与科技的双丰收。

在化工领域,类似的变化也在发生。从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我国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日前,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中化,旨在整合科研资源、供应链、市场渠道,提升企业活力,进一步加快原始创新步伐。

实施重组后,中国中化将聚合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在核心领域建设高水平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与市场紧密对接。目前集团拥有2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

通过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布局,战略性投资重组是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提升创新资源整合程度,有助于企业补齐自身短板,激发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有利于一些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

导向性顶层设计——

优化考核要求,鼓励“坐冷板凳”

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哪?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分析,“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央企、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而对于短期难以看到回报、未来产出也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科研投入,对于有业绩考核的企业来说,往往并非首选。那么,如何破除企业对于科研攻关的畏难情绪,打消“不愿投”“不敢投”的顾虑?

这就要从顶层设计着手。今年年初,国资委表示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给予工资总额单列。

国资委的决心,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日前,在央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下一步,要紧盯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着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扎实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不仅有考核指挥棒的导向,还有“真金白银”的激励。据媒体报道,为推进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国资委将印发《关于系统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的意见》。其中,首次将前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对增选院士以及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重大实效的企业进行考核加分,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科研奖励性后补助等方式丰富研发资金来源。

地方也在积极行动。在高新技术转移转化走在前列的西安高新区,今年3月发布了《西安高新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在硬科技企业上市、研发投入、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9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每年为10家以上硬科技上市企业设立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择优对100家规模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奖励,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择优对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予以支持。同时对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硬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等分别设立每年1亿元专项资金。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逐步推进,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把解决“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成为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特区”。

最后,记得关注:经济新闻网(www.jiucj.com),更多专业报道!

分享到:

为您推荐

栏目热点